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智库声音   >   正文

【解放军报理论版头条】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    发布人: 樊樱羞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5-16

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张丽君 巩蓉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反复强调。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要求我们充分认清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及实现方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推进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和民心向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渝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毛泽东同志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由此,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开辟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党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及部署逐渐明晰,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如今,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已突破100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以“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使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实现共同富裕的底线保障更加牢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念信心更加坚定。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着眼中国具体实际来理解把握其内涵要求。

对象的全民性决定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富裕,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都不能少的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的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

内容的全面性决定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由物质富裕向精神富裕延伸扩展,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成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主体的能动性决定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从本质上看,“富裕”属于生产力范畴,“共同”属于生产关系范畴,遵循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逻辑。从生产力方面看,实现共同富裕没有捷径,要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奋斗,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效率,让资本、知识、技术、管理、人才等要素的活力得到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做大做好“蛋糕”;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共同”强调的是在共建的同时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唯此才能更充分地调动各类主体力量的能动性。

进程的渐进性决定共同富裕是渐次共富。共同富裕作为总体概念,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承认也允许由于发展基础及条件等因素所形成的不同地区、群体、个体富裕,在程度、时间、速度、步骤上的合理差别。因此,我们说的共同富裕,允许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可见,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

着眼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贯彻体现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具体实践中。

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只能立足实际、尊重规律、推进发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短板、强弱项,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坚持量力而行的理性,秉持问题导向、理性态度,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稳中求进、逐步推进,力争到2035年实现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坚持久久为功的韧性,必须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实现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坚持精准施策的科学性,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动态过程与目标结果相统一,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促进共同富裕提出的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加强对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因时因势因地制宜设置阶段性任务,制定针对性政策安排,实现各阶段发展目标。坚持全局发展与基层探索相统一,客观承认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允许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也要更加注重向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帮扶。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共同富裕的内容和要求不断扩展,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层次与结构也是发展的,需要以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进而“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发挥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主观能动性,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要回归到人本身,要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要大力弘扬勤劳创新致富精神,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共同奋斗,共同建设,同时也要避免“等靠要”“内卷”“躺平”,陷入“福利陷阱”。要积极营造人人参与、机会公平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创新提升劳动收入份额的有效路径,激发勤劳致富的内在动力。着力促进市场规则公平开放透明,保障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发挥政府调节作用,为社会全体成员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提供相对平等的发展机遇,为增强其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就业、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水平。要实现奋斗义务和共享权利的匹配,在促进共享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深化改革,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

该文刊载于2022年5月16日《解放军报理论版》头条。

原文网址:

https://www.81.cn/jfjbmap/content/2022-05/16/content_315668.htm